文|木棉媽媽
如果只生一個女兒,晚年會后悔嗎?會感到孤獨嗎?
自從二胎三胎陸續開放之后,很多人聊天的內容總是離不開生二胎三胎的話題,尤其是寶媽們聚在一起總會說起這些。
昨天下樓扔垃圾遇到果樂姥姥,果樂媽媽今年5月份生了二胎,生了個小弟弟,果樂姥姥抱著孩子曬太陽。
正聊天時果樂的舅舅舅媽從超市買菜回來了,中午吃火鍋。
一家子熱熱鬧鬧,果樂姥姥說:還是得生個二胎呀,要不一個孩子太孤單了,你們年輕時覺得生一個孩子輕松,不愿意生倆,覺得生倆孩子壓力大,到了我們這個歲數就開始希望家里熱熱鬧鬧的了。
旁邊心心姥姥說:可不是,我最后悔的就是沒生二胎,到老了我們老兩口跟著姑娘來了,逢年過節的就我們這幾個人,姑娘還得去人家婆婆那邊走動。
家里只有一個女兒,老了以后會過得怎樣呢?
有個同事是獨生女,畢業后留在沈陽了,後來結婚生子,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把房子賣了,又回到老家這邊了。
同事說:本來就打算留在外地了,房子都賣了,可是一想父母年齡越來越大,我們工作越來越忙,能回家看父母的次數一年比一年少。
索性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回來了。
其實同事的老公算是通情達理,有時候會提出過年讓同事回家陪父母過年,但同事父母總會說:平時來看我們就行了,過年應該在婆家過年,咱們不能壞了這個禮數。
大多數獨生女的家庭,都不太舍得女兒遠嫁,對于很多父母來說,女兒嫁出去之后并不愿意跟女兒女婿同住,尤其是女婿家出錢買房的,父母更不愿意去湊熱鬧了。
暑假回老家,鄰居嫂子滿臉不開心,女兒前年畢業去北京工作,說是談了一個四川的男朋友,嫂子說:我是無法接受,這也太遠了,而且四川那個地方都是大山,誰知道他的老家什麼樣子啊!
還有個親戚,女兒也是遠嫁,本來父母怎麼都不同意,奈何女兒未婚先孕了,無奈之下只好同意了。
雖然同意了,但到底意難平,那段時間,親戚就像「枯木」一樣,整日把自己關進家里,也不出門,也不洗漱,飯也不愛吃。
無奈之下,女兒答應了婚后也在老家生活,後來因為兩地分居的原因到底是失婚了,直到現在女兒依然是離異狀態。
雖然女兒留住了,外孫子也留住了,但女兒臉上卻很少有笑容了,母女倆有時候就冷戰,誰都不理誰。
只有一個女兒的家庭,遠嫁真的是不可避免的痛,為什麼都怕女兒遠嫁呢?遠嫁意味著女兒要撇開父母到另一所城市生活,女兒就像個風箏一樣,掙斷了線,再也回不到你的手心。
昨天看到外甥女的朋友圈,曬跟男朋友戀愛三年周年的紀念日,雖然不是親媽,但是看到她朋友圈的那一刻也會覺得有點失落、心酸,在我們身邊這麼多年的姑娘,過不了幾年就出嫁了。
也許有人會說:家有一個兒子也有可能在外地工作、安家?
是,好男兒志在四方,兒子在外地安家,過年他總會回來拜年,將來娶了媳婦,總會帶回來見父母,生了孩子更會帶著孩子見爺爺奶奶,而且還有可能會讓父母來幫忙照看小孫子,兒子和父母之間總有一條看不見的線牽著。
但是對于女兒來說就不一樣了,出嫁的女兒,哪怕再近,過年基本上都會在婆家過年,平時也跟婆家人一起生活,如果是遠嫁的那就很難回家了。
表姐畢業后定居在杭州,這樣的南方城市距離我們這個北方小城鎮真的太遠了。
當時表姐生娃,舅媽做好了準備長期給表姐帶孩子,到了那里才發現自己就是個局外人,表姐的公婆也都退休沒事兒了,早就做好了帶孫子的準備。
待了一個多月舅媽就回來了,自從生娃之后表姐三五年能回來一次就算不錯了。
有一年表姐本來說好十一回家,結果有事兒耽誤了沒回來,當時舅媽心情就不好了,在床上躺了十幾天,逢人就說:養她有什麼用?供她上大學、上研究生,有啥用?還不如不讓她上學呢,就近給她找個婆家,騎著電車就能回來。
所以這就是女兒和兒子的不同的,假如女兒遠嫁,于情于理,過年回娘家會看公婆的臉色,遇到通情達理的公婆,同意回娘家過年,好像給了天大的恩惠,如果碰巧老公那邊也是獨生子,將來帶孫子的任務也落不到外公外婆身上,那麼晚年就會顯得孤單。
但是不管怎樣,或許現在人的思想一時轉變不過來,但相信時代在進步、社會在進步,人們的思想也在進步,總有一天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會有轉變,養老機制也會越來越完善。
一分鐘認識我:
我是棉媽,高級家庭親子教育指導師、育兒博主,全網50w+粉絲
15年接觸自媒體行業,依然在自媒體行業努力著
專注互聯網項目實戰變現
成功通過
自媒體項目創業
如果你也想了解新媒體,副業,自媒體創業,如何寫作......
如果你跟我一樣想做個會賺錢的全職媽媽
并且通過副業賺到人生中的第一個10W,20W......
如果愿意,你可以關注我聊一聊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