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學后,想讓孩子主動學習、自律學習,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管住嘴
2023/10/01

家里的「神獸」已經回籠將近一個月了,很多父母從期盼著孩子回校上學,變成了期盼著孩子趕快迎來寒假。

因為,父母們感覺到,每天花費幾個小時盯著孩子學習、寫作業,實在太費勁兒了。

小姚說,自從孩子上了學,一到放學時間,自己這張嘴就從來沒有空閑的時間,一直對著孩子喋喋不休。

原來,她家兒子洋洋在寫家庭作業這件事上特別不積極。

暑假時,洋洋為了少寫口算題,甚至想出了撕掉算數本上的幾頁紙的辦法。還有幾張試卷,也被洋洋揉成團扔進了垃圾桶。

開學第二天,班主任就打電話告訴小姚,有關她家兒子算數本缺失頁數,試卷丟失,暑假作業沒有一樣合格的事情。

小姚頓時氣不打一處來,但是她又想著,是身為父母的他們沒有在暑假管教好兒子的學習和暑假作業,不能全怪兒子。

因此,小姚一下班就問洋洋:「你今天的家庭作業寫完了嗎?你今天學習的課本知識復習了嗎?你明天要學的新知識預習了嗎?」

但洋洋每次面對媽媽的靈魂三連問,一直都是支支吾吾地,回復不了一個肯定的答案。

每每兒子沒有爽快應答,小姚就會和老公輪流盯著自家兒子寫作業、復習和預習。

但是洋洋學習的時候實在太過拖拉,他一會兒要玩游戲,一會兒要吃東西,一會兒又要看電視。

小姚還發現,只要是在書桌前,兒子寫斷的鉛筆芯、用過的橡皮屑、甚至是自己的眼睫毛都會變成洋洋手中最好玩的玩具。

無奈,小姚只好一遍遍地催促兒子趕緊寫作業,一遍遍地給孩子灌輸要主動學習、認真學習的理念。

但是,一想到自己還有衣服、碗筷要清洗,客廳的衛生還沒有收拾干凈,已經晚上九點的自己還沒有洗漱。

明天還要早起上班,小姚看著學習進程剛剛過半還一臉困倦的兒子,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破口大罵:「你也不看看幾點了我的小祖宗,寫作業有這麼難嗎?你再不認真寫作業,以后就別想要零花錢。

漸漸地,洋洋的學習任務都是在媽媽的催促和威逼利誘下完成的。

雖然洋洋的作業在磕磕絆絆、吵吵鬧鬧中寫完了,但是洋洋卻變得不愛與小姚聊天溝通,甚至經常和小姚對著干。

小姚也意識到兒子被她管得越來越不愛學習,她也經常反省自己,不該這麼對孩子說話。

但是自己每每陪著孩子在書桌前「坐牢」,她又控制不住自己再一次發飆。

其實,像小姚這樣為孩子放學后的學習狀態發愁的父母數不勝數。

一到放學時間,孩子就像脫了韁的野馬,一頭扎進自己的自由空間和游戲世界,早就忘卻了自己的學習任務。

為了讓孩子能夠主動學習,完成學習任務,提高成績,很多父母都會在一瞬間變成「唐僧」,對著孩子苦口婆心或者大肆批斗。

孩子回到家想要輕松玩耍,是很正常的現象,父母不要過于苛責,也不要對著孩子喋喋不休。

若是想讓孩子在放學后主動學習、自律學習,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管住嘴。

想讓孩子放學后主動學習,甚至愛上學習,父母一定要「管住嘴」

●管住嘴,喚醒孩子責任意識

很多父母看著孩子放學后放飛自我,書包拉鏈未曾被人拉開的畫面,常常感到恨鐵不成鋼。

于是,父母成了那個「家庭作業預警員」,每隔幾分鐘就好言提醒孩子或者對著他們破口大罵,讓他們趕快去寫作業,抑或使用武力手段把孩子架到書桌前。

漸漸地,孩子就養成了「父母不催,我就不學」的習慣。

父母要學會改變自己一遍遍催促孩子學習的行為,而是嚴肅、認真地告訴孩子:「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情,你要對自己的放縱行為負責。你不寫作業,不學習,明天也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,也許會受到同學的嘲笑,你自己能夠承擔就好。」

父母要試著把學習與否的權利和責任歸還給孩子,我們只需要做到適當的提醒就好

●管住嘴,培養孩子時間觀念

孩子寫作業時,就像在進行一場艱難而漫長的天人大戰。

他們的注意力可以放在手指頭上,也可以放在自己用慣了的文具上,就是不能放在面前的作業本上。

父母為了孩子能夠盡快完成作業,在一旁不停地念叨和催促。

父母這樣的行為,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時間觀念。因為在他們眼里,只要父母沒有暴跳如雷,說明時間就還早,他寫作業的速度就不算慢。

因此,父母要學會脫離孩子學習的過程,可以給他們設定一個小鬧鐘,讓他們自己把握學習時間。

一旦超出,父母要給予適當懲罰;若是快于設定時間,父母就給予獎勵。

●管住嘴,孩子重新拾得信心

父母看見孩子在書桌前久坐不起,或者被手機和電視深深吸引,作業卻紋絲不動的樣子,就會用高分貝的語言攻擊孩子的內心,斥責孩子的所做所為。

其實,孩子不愛在放學后學習,很大原因在于他們這個年紀的玩心太重。

他們不是不愛學習,也不是因為不聰明,而寫不出作業,他們只是上了一天課后,回家好好玩耍放松。

但是父母卻借此打擊和批評他們,漸漸地,孩子真的覺得自己「愚笨」、「拖拉」,他們開始害怕學習、害怕寫作業。

父母要學會停止這種行為,用鼓勵和贊揚打開孩子學習的開關。

結語

父母一定不要一遍一遍地催促和念叨孩子,否則,孩子不但不愛學習,脾氣性格也會越來越差。

那些道理和長篇大論,聽得懂的孩子早就懂了,聽不懂的孩子則多說無益。

學習固然重要,但父母在教育孩子時,一定要學會分析孩子的性格特征,再去教育孩子,否則。

(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,侵權立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