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馬王堆出土失傳千年的《相馬經》,糾正「馬踏飛燕」不是「燕」
2024/04/26

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,曾出土了一本非常有趣的「技能書」,這本書不但讓失傳已久的古代文獻重現世間,而且讓甘肅出土的「馬踏飛燕」爭議塵埃落定。今天請大家隨我一同走進湖南省博物館,去看看這部兩千多年前的「奇書」。

1973年長沙馬王堆挖掘現場

1973年12月,這部奇書出土于馬王堆辛追之子利豨(三號墓)的墓中。剛出土的時候只是一張殘破的絲帛,經考古人員清理和修復后才發現,這居然是一部已失傳千年之久的《相馬經》。

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帛書版《相馬經》

「伯樂相馬」的典故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。有關相馬大師伯樂的記載,最早出現在西漢韓嬰的《韓詩外傳》中:「使驥不得伯樂,安得千里之足」。而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《馬說》中云:「世有伯樂,然后有千里馬;千里馬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。

」可見,伯樂在相馬界的地位自古無人能夠撼動。

韓愈的《馬說》把伯樂比喻成識才的智者

古時無論耕種、駕車的駑馬,還是騎兵用的戰馬,都是由野馬馴化而成。周朝的天子和貴族都很重視馬的優劣,周穆王所得的「八駿」,都是產自西戎的千里寶馬。到春秋時期,諸侯爭霸,各國皆廣選良馬,以滿足戰事的需要。因此,相馬大師尤被諸侯敬重。而伯樂,便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
《穆天子傳》中記載的周穆王八駿圖

有關伯樂生平的傳說零散出現在古代典籍中。據《列子》、《呂氏春秋》和劉安的《淮南子》等文獻記載,伯樂原名孫陽,是春秋時期的郜國(今山東菏澤)人,畢生善于相馬,傳說他曾為楚王尋獲一匹千里馬而一舉成名。後來,他又為秦穆公選戰馬、強秦騎,再立新功,被封為「伯樂將軍」

。晚年的他退養著書,將畢生所識寫進《相馬經》。

伯樂為秦國選用良馬,讓秦國的富國強兵落到實處

據文獻記載,《相馬經》圖文并茂,長期被相馬者奉為經典,尤其在隋唐時代影響很大,但在五代戰亂中逐漸失傳。目前,該書的痕跡只出現在一些古代文獻中:除了唐代張鷟的《朝野僉載》中有所提及,《新唐書·藝文志》中僅收錄了一卷《伯樂相馬經》的目錄。

《新唐書》僅記載一卷《相馬經》的篇名

而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正是這部失傳已久的《相馬經》。該帛書共有五千二百字,其中五百字殘缺,因為沒有對照,所以殘缺的內容可能將成為永遠的秘密。

馬王堆《相馬經》大概有五百字殘缺

該《相馬經》內容包括經、傳、故訓三部分,首篇就提到「伯樂所相,君子之馬」,并多次使用「吾請言其解」等措辭。這表明這部《相馬經》要麼是伯樂的所著,要麼是別人引述伯樂《相馬經》的原文。

馬王堆出土的帛書《相馬經》很可能是伯樂原著

《相馬經》根據不同用途把馬分為六大類,分別是育種用的「種馬」、打仗用的「戎馬」、儀式用的「齊馬」、通信用的「道馬」、狩獵用的「田馬」和雜役用的「駑馬」,它們的生理特點和選用標準各不相同。

《相馬經》根據不同用途的馬給與不同選擇標準

《相馬經》對如何通過目測選馬進行了概括:好的坐馬,它的毛皮、耳朵和臀部輪廓都比較接近狐貍;它有如禽類般銳利的眼神和靈活的脖頸;它的脊背和鬃毛像魚類一般筆直堅挺;最重要的是,它額頭到鼻端的連線應如兔子一樣呈弓起狀。

「兔頭」是相馬術中一個重要的標準,因此秦始皇才有名駒「白兔」,關羽奪呂布神馬「赤兔」。

在中國古代良馬以兔命名的習慣來源于《相馬經》

《相馬經》中有關良馬的判斷方法還有很多,例如判斷一匹快馬的等級,可以用它追逐動物的速度來衡量:三等快馬可以追上鹿,二等快馬可以追上麋,而一等快馬可以趕上并踩踏烏鴉。正是《相馬經》中的這一內容,顛覆了之前的一個考古結論。

《相馬經》中用追趕不同速度的動物來衡量馬的優劣

1969年,在甘肅武威的雷台漢墓,出土了一件東漢時期的青銅馬,這就是聞名中外的「馬踏飛燕」,它的形象出現在許多古裝影視作品中:一匹青銅駿馬正撒開四蹄奔騰馳騁,而它的右后蹄踩踏著一只飛行中的鳥狀物。那麼,銅馬踩踏的到底是一種什麼動物呢?銅馬踩踏此物又有何深意呢?

甘肅武威出土的「馬踏飛燕」

當時在場的大多數專家判定,銅馬踩踏的是一只燕子,這也就是「馬踏飛燕」名字的由來。但是,不久大家就發現,這只「燕子」的尾部沒有分叉,缺少燕子外觀上最重要的特征。

銅奔馬蹄下的飛禽缺少燕子的關鍵特征

也有學者提出,銅馬踩踏的是古代的一種神鳥,名為「龍雀」,是鳳凰的一種。但是,一匹馬把中國傳統的圖騰圖騰踩在腳下,似乎不符常理。而且從此物的外觀和體型上看,它并不符合「龍雀」兇猛威武的形象,更沒有古籍中描述的「長角蛇尾」的特征。

出土銅盤上的「龍雀」形象

而后,有關銅馬踩踏的「究竟為何物」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,甚至還有「燕隼說」,但其喙部卻是直的。基于這些原因,這件文物的正式名稱被定為「銅奔馬」,而「馬踏飛燕」只成為民間使用的「花名」。

銅奔馬卻因「馬踏飛燕」的名字家喻戶曉

但是,馬王堆《相馬經》的出土,卻讓「銅奔馬」的踩踏物似乎有了新的答案。剛剛說過,《相馬經》中明確指出,能夠追趕并踩踏烏鴉的馬才是一等快馬,因此一些專家確信,銅奔馬所踩踏的不是飛燕,而是烏鴉。

甘肅出土的銅奔馬腳踏的是原來是一只烏鴉

以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曹定云為代表的專家認為,銅奔馬腳下應為烏鴉,銅馬應命名為「天馬逮烏」才合適。在古代,「三足金烏」指代太陽。

而對照實物,確有幾分神似。

從仰視的角度看奔馬能清楚看出「鴉」的輪廓

而這個結論還有一個有力的旁證:在浙江龍游石窟中,有一幅「天馬行空」圖。圖中的「天馬」前蹄正好踩在「烏」背的上方,好像在追趕著烏鴉。而這,也正好是《相馬經》所描述的「一等快馬」之形象。

浙江龍游石窟的「天馬行空」圖里,馬的腳下正是烏鴉

當然,關于東漢銅奔馬踩踏物,至今仍未蓋棺定論。至于它究竟是只什麼動物,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。

銅奔馬腳下飛禽的腹部位置有明顯突起

參考文獻:

曹定云《武威雷台奔馬銅雕應是「天馬逮烏」》(《考古與文物》2004年第4期)

湖南省博物館《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發掘報告》(文物出版社,1973)

趙福生《馬踏飛鳥》(《中國大百科全書·文物博物館卷》1993)

張永明、張東輝《武威雷台東漢銅馬命名問題探討》(《考古》1987年4期)

古籍《新唐書·藝文志》《呂氏春秋·精通》《淮南子·道應》《韓非子·說林》《太平寰宇記》 張鼎思《瑯琊代醉編·伯樂子》楊升庵《藝林伐山》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