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貝多芬:真正的英雄,非靠強力或思想稱雄,而是靠心靈偉大
2024/04/19

1902年,三十六歲的羅曼羅蘭,正經歷著一場嚴重的精神危機。

他逃離藝術之都巴黎,來到了小城波恩,那是羅曼羅蘭的精神偶像貝多芬的故鄉。

在波恩,羅曼羅蘭聽到了貝多芬的交響樂大演奏,他和演奏的指揮單獨對談,傾吐衷腸。

那時候,正是人間四月,多霧的萊茵河畔,貝多芬曾經的歡樂、悲哀以及巨大的勇氣,深深地震撼著羅曼羅蘭。

不朽的巨著《約翰克里斯朵夫》在這里也有了一個最初的精神形象,那就是貝多芬的戰斗精神,是貝多芬面對苦難堅韌不屈的精神。

回到巴黎后,羅曼羅蘭創作了《貝多芬傳》,以此向自己的精神偶像致敬。

01

羅曼羅蘭說: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,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,依舊熱愛生活。

如果羅曼羅蘭說的這話是對的,那麼貝多芬的一生,的確是充滿英雄主義的一生,他一生充滿苦難,可他就那麼強悍地忍受著,并從苦難里看到了「天堂。

當然,貝多芬之成為貝多芬,絕不是因為他所受的苦難,苦難不是一個好東西,弱者一旦歷經苦難,無異于踏進地獄,而強者則能從苦難之中,看見不一樣的東西。

1770年12月16日,貝多芬出生在波恩的一個破舊屋子里,父親是一個酗酒成癮,又沒啥天才的男高音歌手,一個宮廷小樂師。

他的母親,是一個仆人,但身上有著最高貴的東西——性情溫和,為人慈愛。

長大以后,歷經苦難的貝多芬說:

我愿證明,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,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。

在貝多芬的眼里,母親溫柔慈愛,而父親則是「恐怖」的象征。

四歲的時候,父親就把貝多芬綁在鋼琴前練琴,一旦練錯了,就是一頓暴罵,甚至還會被暴打。

父親想為貝多芬打造一個天才人設,他總是對貝多芬說:「知道嗎?莫扎特在你這個年齡時,已經學鋼琴了,現在他已經成了著名的音樂家,到處開演奏會。」

小小的貝多芬,不喜歡練琴,他喜歡和小伙伴們一起去溪邊抓魚,一起在田野捕胡蝶,可是父親總是盯著他,讓他練琴。

母親有時候看不下去了,護著貝多芬,父親就暴吼:「我是音樂家,我想怎麼教孩子就怎麼教,你少啰嗦。」

面對父親的暴怒,母親也只能眼淚汪汪地看著貝多芬,輕輕地抱他一下。

神童,天才,都是令人敬畏又令人羨慕的詞語,但是貝多芬這個「神童」

,卻有著一個慘不忍睹的童年。

連鄰居都叫苦:「太可憐了,才4歲,即便要做音樂家,也不應該這麼折騰孩子呀。」

02

上小學的時候,貝多芬總算松了一口氣,至少在學校,他不用面對父親那「暴怒無常」的臉。

他看著街頭戲耍的孩子們,羨慕得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,然而,父親就像一個夢魘一樣盯著他,讓他根本沒時間玩。

玩是不可能的,是不可能玩的,不能像一般小朋友那樣玩,貝多芬最喜歡的,就是在萊茵河畔,聽滔滔不絕的流水發出動聽的聲音,看天空中棉花糖似的云朵落在水里,無處不在的風吹打著樹葉,陣陣美妙的聲音,總是讓他陶醉。

1778年3月,為了坐實貝多芬天才的名頭,父親給貝多芬辦了一場鋼琴演奏會,票價一塊錢,在宣傳的海報上說貝多芬6歲。

十一二歲時,他跟著宮廷指揮奈弗學習。

奈弗為人親切,他沒讓貝多芬學習艱澀的曲子,而是給貝多芬講音樂家的故事,還給他解釋樂曲的內容。

就這樣,貝多芬對音樂越來越感興趣,鋼琴這個他曾經想逃離的東西,以一種神秘的力量吸引著他。

13歲時,貝多芬成了宮廷樂師。

父親簡直高興壞了,覺得自己的教育有了成果:你總算踏出音樂家的第一步,爸爸真高興,你應該感謝爸爸從小對你的教育。

17歲時,老師奈弗對他說:你的才能已經超過了我,我沒有什麼可以教你的了,你到維也納去找莫扎特教你吧。

莫扎特無異于貝多芬的榜樣,聽到老師的話,他激動不已。

貝多芬初到維也納的時候,莫扎特三十多歲,是名滿天下的大音樂家,每天都有素不相識的人來拜訪他,兩人見面后,莫扎特冷冷地問了幾個問題:

「你的老師都是誰?」

「你都會使用哪些樂器?」

貝多芬用心答復,莫扎特又說,「彈一下讓我聽聽。」

在莫扎特不以為意的眼神下,貝多芬坐在鋼琴前,毫不示弱地對莫扎特說:「先生,請你出個題目。」

「題目?你是說用題目來彈一首即興曲嗎?」

最終,莫扎特給了貝多芬一個題目,貝多芬忘我地彈奏,幾乎忘了身邊還有個莫扎特,莫扎特臉上的表情也變了,他肯定地說:

你有很好的天賦,但是很遺憾我無法當你的老師,我現在正忙著寫歌劇,不過如果有時間的話,我倒想好好教你。

音樂史上兩位最著名的大師,完成了史詩般的會面。

後來,莫扎特對一位朋友說:「注意這位年輕人,不久他就會揚名音樂界。」

莫扎特的話成真了,這個有點天賦的年輕人,日后在充滿苦難的生活里,竟然會走得那麼遠,走得那麼有力量。

03

當貝多芬還在音樂之都維也納停留的時候,父親的信卻來到了他的手中。

攤開信一看,字跡潦草:母親病重,速回。

那慈愛的母親啊,一輩子都在受苦,而貝多芬還沒讓母親享福,他只能在心里祈禱:

「神啊,請保佑我的母親,讓她享受幸福的日子。神啊,用您的慈愛來保佑母親吧。」

可是神并沒有聽到貝多芬的祈禱,看到病床上消瘦的母親,心里一陣陣酸楚,眼淚也不自覺地落下來。

母親病得連醫生都束手無策,父親又酒精上癮,照顧一家人的活兒,全落在貝多芬身上,他不是忙著賺錢,就是忙著做家務,忙著照顧母親,還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弟弟,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。

為了多賺一點錢去別人家當了音樂教師,但他不是一個稱職的老師,經常「神游天外」,呆呆地按著天花板。

每當貝多芬沉思的時候,他的學生就說:「老師呆呆看著天花板,不知在想些什麼?」

貝多芬想得很多,他思想天馬行空地馳騁,思考道德、精神、上帝、音樂。

母親去世后,貝多芬又思考關于死的問題,死是什麼?偉大的樂曲都流傳下來了,而作曲的人為什麼會死呢?這是神的旨意嗎?

人的生命,總是脆弱,生死都由不得自己。

後來,貝多芬成了波恩劇院樂團的提琴手,加上宮廷樂師的職業,他一個人可以掙兩份工資,生活稍微改善了一點,生活也充實起來。

在樂團里,貝多芬總是特別的,看到風中舞動的樹,他就給大家即興演奏一場,看到地里勞動的人民,他也即興演奏,他經常在本子上記下一些東西,因為覺得將來會有用。

他快速成長,在波恩這個小城,他很難學到新的東西,他要前往維也納,去學習更多關于音樂的知識。

04

這一次去維也納拜師,對象是著名作曲家海頓,莫扎特也曾受海頓的影響。

海頓曾到波恩演出,聽了貝多芬的作品后,拍手稱贊:「真棒,真棒。」拍著貝多芬的肩膀說: 「你的名字我早已知道,你是寶石,但需要雕琢,而波恩沒有雕琢你的工匠。來維也納,我會盡力幫你。

到維也納后,貝多芬發現,對自己贊賞有加的海頓先生,每天忙得昏頭轉向,根本沒時間好好教自己。

貝多芬被放養了。

但他背著海頓,偷偷找了一個老師——作曲家申克。

玉不琢不成器,貝多芬這塊玉,漸漸成器了。

他認真研究對位法,卻要求自己的作品不要束縛在對位法的規則里,總而言之,他要有自己的特色,要保留屬于自己的東西,那是貝多芬的東西,獨一無二的東西。

學有所成,則有名,維也納上流社會的一些人談論說:「貝多芬是個天才,聽過他即興演奏的人都說他的音樂獨特,有一種強烈的粗獷感」。

還有人說:「他不是人,他是想燃燒我們的惡魔,否則,他怎麼能演奏出如此出色的即興曲。」

當然,也有人說貝多芬的演奏太狂野了,原因是貝多芬長著運動員一般的身體,手指像胡蘿卜一樣粗大有力,彈奏起來總是充滿力量。

總而言之,沒有錢,也沒有爵位的貝多芬,憑借著他獨特的音樂,撬開了上流社會傲慢的大門,成了那大門內的常客。

他告誡自己: 「千萬別狂傲得迷失自己,記住,音樂并不是上流社會的專利品,你要開拓自己的前程。」

在參加聚會的時候,貝多芬只玩音樂,從不巴結誰,管你是錢多還是權大。

有時候和朋友聚會,貝多芬突然就不理對方,獨自沉思,對方喊他也不應,有時還無端吼叫,發瘋似的跑出去。

朋友急得追著他跑,卻發現貝多芬拿著筆,像夢游一樣走進森林,彼時,小鳥在樹梢之間鳴叫,貝多芬就開始寫,朋友說:

「我明白了,他從家里跑出來,是讓音樂給迷住了,他在追求新的旋律,新的樂章。

05

1796年,25歲的貝多芬,已經小有名氣,開始四處演奏,在柏林演奏的時候,台下的觀眾里,有一位是普魯士的國王威廉二世。

威廉二世還多次邀請貝多芬到宮廷進行即興演奏,對貝多芬說:要不要留在柏林?

貝多芬不知國王什麼意思。

國王接著說:「想多聽聽你的演奏,可不可以長住這里呢?」

貝多芬婉謝了這份榮譽。

音樂上的成功,讓他欣喜,他說:「我若看見一個朋友陷入窘境,如果我的錢袋里的錢不夠幫助他,我只需坐在書桌前面,頃刻之間就解決了他的問題。」

他提醒自己: 「我的藝術應當使可憐的人得益。」

然而,作為音樂家,他的耳朵卻出了問題,耳朵日夜作響。與此同時,他的內臟也備受痛苦折磨。

聽覺衰退得嚴重,他就避免與人見面,為的是使別人不至于發現他的殘障,聽力之于音樂家,有如視力之于畫家,是最重要的部分,可是現在,他的這部分能力,正在失去。

耳朵里一旦開始作響,他別的什麼都聽不見,只能祈禱耳鳴趕快停止。

早上醒來,如果耳朵不叫,他會高興得跳起來。

有時候耳朵不鳴,他卻聾了一樣,什麼也聽不到。

他的聽力反復無常,有時候聽得見,有時候聽不見,和熟人在一起,只看到對方的嘴巴在動,完全不知道說什麼。

貝多芬悲傷極了。

在劇院里,他只有坐在貼近樂隊的地方,才能聽到演員們的聲音,假如稍微遠一點,他就聽不到樂器和歌唱的聲音,假如有人高聲喊叫,貝多芬的腦袋簡直跟要裂開一樣難受。

他說: 「我時常詛咒我的生命。普魯塔克教我學會忍耐,我卻愿和我的命運挑戰。」

他憂傷: 「我是上帝可憐的造物,隱忍,多麼悲傷的避難所,然而這是我唯一的出路。」

耳朵是出現問題了,但心靈還是好的,他把自己關起來創作,《悲愴奏鳴曲》、《第一交響曲》、《七重奏》等作品不斷問世。

這些作品里,有悲傷,可并非都是悲傷,《七重奏》充滿歡愉,《第一交響曲》又明澈如水。

羅曼羅蘭說:「要使心靈習慣于愁苦,也需要相當的時間。往昔生活的美好,一下子是消滅不了的。」

06

1801年,貝多芬三十歲了,他愛上一個姑娘,為她寫下了甜蜜的《月光奏鳴曲》。

愛情很美好,但也令人痛苦。

貝多芬一想到自己的殘障,這份愛情就令他痛苦,一個殘障的貝多芬,能娶心愛的女人嗎?

另一方面,他心愛的女人,是一個風騷、自私、無知的女子。

後來,這個女子轉身就嫁給了一個伯爵,這使貝多芬的痛苦翻倍了,他擔心自己隨時自盡而死,還寫下了遺囑。

幸好,憑著他內心強悍的道德情操——自盡是不對的——止住了自盡的沖動。

苦難是弱者的地獄,是鑒別強者的鏡子,貝多芬從不屈服,他說: 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剛剛開始,我窺見了我加以肯定的目標,我每天都離它更近一點。

對于命運,貝多芬高呼:

「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,它決不能使我屈服。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,多美!」

在《第二交響曲》中,憂郁的思想一掃而空,剩下的都是對幸福的渴望,都是對未來的期望。

他渴望幸福,渴望痊愈,渴望愛情。

1804年,《第三交響曲》也完成了,這是獻給為人類的自由和幸福而戰斗的英雄的樂曲。

《第三交響曲》演出的時候,批評者眾多,但也得到一些人的認可,可是當貝多芬的歌劇《費黛里奧》演出的時候,卻慘遭失敗。

有人說:「歌劇太長了,剪短一些吧。」

也有人說:「旋律過于平淡,沒有[高·潮]迭起的場面。」

還有人說:太沉悶了,放輕松一點就好。

聽了這些意見,貝多芬忍無可忍地說:「你們自己作你們的《費黛里奧》吧,要這麼改,還不如撕掉它算了。

他也決定,要將這個歌劇完善,讓全世界的人刮目相看。

恰逢好友邀請他去家中莊園度假,貝多芬答應了,那里有更適合他創作的條件,在朋友的莊園里,貝多芬每天早上帶著筆記本走出莊園,在薄霧籠罩的氤氳的樹林里,看剛出巢的鳥兒在林中飛翔,邊走邊寫下腦海中浮現的旋律。

創作之余,貝多芬還和好友的姐姐特蕾莎談談戀愛,貝多芬坐在鋼琴前,胡蘿卜似的大手指談著巴赫的曲子,歌詞是: 「若愿以心相贈,無妨悄悄相傳,兩情脈脈,勿為人知。」

一邊談戀愛,一邊創作,絲毫不影響進度,《第四交響曲》很快就完成了,歌劇的改寫也完成了。

離開時,為了表達對朋友的感謝,他將從莎士比亞的戲劇《暴風雨》中感悟而來的樂曲《熱情奏鳴曲》送給朋友。

07

聽力出了問題以后,貝多芬更喜歡自然了。

在森林里,陽光透過樹葉落在地上的影,清晨山里氤氳的霧,晚霞紅遍天邊像火一般燒開的田野,土撥鼠在林間竄動,春日的花開在原野。

貝多芬被大自然這個溫柔的母親擁抱著,他的心漸漸平靜,優美的旋律,一點點出現,一個個音符,被記錄成章。

于是,《田園交響曲》來了,《命運交響曲》也完成了。

然而,由于戰爭的影響,維也納落入法軍手中,貝多芬的生活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,他無法將作品拿到英國賣錢,貝多芬的生活變得艱難起來。

他對自己說:

不能服輸,要忍耐目前的困境。寫好曲子是自己當前的困境,如此奮斗下去前途一定光明。

他還為自己鼓氣說:

依賴,唯有依賴自己才行,任何事都不能依賴別人。自己的幸福不是別人賜給的,只有自己去創造。

確實,他努力創作,1810年到1812年間,他靈感噴發,像聽到上帝內心的秘密,《雅典的廢墟》《史蒂芬王》《第七交響曲》《第八交響曲》《小提琴奏鳴曲》一個接一個地問世。

寫著寫著,貝多芬也會不時地鉆進精神的殿堂,想一探究竟,他想追尋一種真、善、美的藝術境界。

他開始構思《莊嚴彌撒曲》和《第九交響曲》,維也納貴族所求的音樂,貝多芬厭倦了,他不屑去寫。

曲高和寡,貝多芬得不到支持,資助他的人走的走,死的死,朋友們也所剩無幾,但是即便環境惡劣,他還是堅持真正的藝術。

08

貝多芬一生沒有結婚,更沒有子嗣,弟弟卡斯帕死后,他的遺書中請求貝多芬將唯一的兒子卡爾撫養成人。

貝多芬對這個侄兒很好,想方設法讓他去好的學校,但卡爾一身毛病,因為學校吃的東西不合胃口,他就不去上學。

他還告訴貝多芬,學校不教音樂。

後來貝多芬發現,這一切都是卡爾的謊言。

因為這個孩子的撫養權,貝多芬被控告上法庭。

不幸是人間的常態,貝多芬是人間尋常客,他也不是例外。

在痛苦中,貝多芬只能告誡自己:「杰出的人必能在痛苦與不幸中忍受而生存。」

忍受過后,似乎苦盡甘來,貝多芬成了卡爾的監護人,連長久折磨著他的腸胃疾病也痊愈了,因此他涌出了無限的希望。

他開始全心創作。

耳朵出問題之后,貝多芬的脾氣變得很糟糕,動不動就發脾氣。

他叫傭人準備用餐,傭人沒有準備,他氣得大喊大叫,傭人被氣得直接辭職。

朋友還以為貝多芬瘋了,特來問候。

他也知道,如果這樣下去,是寫不出那個寧靜祥和的《莊嚴彌撒曲》的,自己都不平靜,創作出的樂曲怎麼能平靜!

他在筆記本上寫下: 但愿求得內心的平和。

以此提醒自己。

《莊嚴彌撒曲》創作了好幾年,才真正完成。

此時的貝多芬,欠了一堆債務,他希望通過《莊嚴彌撒曲》來彌補這些債務,可是卻沒有想象中的大賣,而是寥寥無幾,貝多芬沒辦法,還給歌德寫了一封信,請求歌德幫忙游說,在信里,貝多芬說著自己苦難,將生活之艱難一條一條地陳述出來,他沒辦法了。

貝多芬想,如果歌德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,那他應該可以理解自己的音樂。

可是歌德還是沒有回信。

苦難是沒有盡頭的,貝多芬是不會輕易認輸的,是不會向苦難屈服的,他又開始創作《第九交響曲》。

09

創作《第九交響曲》的時候,貝多芬寫了又撕,撕了又寫,不知撕了多少張支,不知寫了多少行字,貝多芬終于寫下:

「我終于找到歡樂頌。」

譜曲的時候,他想要一種歷經滄桑、篳路藍縷,從苦難中發現甘甜的歡樂旋律。

他又開始打草稿,然后將草稿一張一張撕下來,1923年,《第九交響曲》完成,貝多芬對學生說:「維也納沉醉于羅西尼的音樂,而我不過是個過時的音樂家。」

學生說: 「這里的人不知道老師的音樂偉大,因為其偉大,他們無法理解,現在正是他們逐漸了解的時候。」

貝多芬自嘲:「可能是在我餓死之后吧。」

他打算在柏林演奏《第九交響曲》和《莊嚴彌撒曲》,他對維也納失望了,可是維也納的貴族給他寫聯名信:

身為偉大音樂家的你,怎能坐視外國的音樂充斥在我國的音樂界而不顧?那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。

最終,貝多芬打消了去柏林演奏的念頭。

演奏的時候,貝多芬打算親自指揮,其他人擔心說:雖然你是作曲者,但你的耳朵聽不見,聽不見怎麼能指揮呢?

貝多芬斬釘截鐵地說:「雖然我的耳朵聾了,可是我的靈魂仍然能聽到你們的演奏,而且這些作品是我經年累月努力的成果,非由我指揮不可。」

可是團員們還是不放心。

後來大家決定,再選一人和貝多芬共同指揮,貝多芬渾然忘我,揮動著指揮棒,演奏完畢,他茫然地對著觀眾站著,可觀眾早已沸騰了。

演奏結束后,貝多芬的身體狀況急劇惡化,他的胃不好了,鼻子還會經常留學,他想,如果能有力量在桌上寫字看書,就心滿意足了。

此時的貝多芬,享受不到親情,他當成繼承人來培養的卡爾,一次次讓他傷透了心。

他給朋友的信里說:

我希望能再創作出兩三部偉大的作品,并成為如幼兒般天真的老人,然后在不知名之處在善良的人們的照顧之下死去,但我的周圍并沒有那種善良的人。

1827年初,貝多芬的身體越來越差,他想「已經差不多了,距天國之路已經不遠了。」

臨終的前幾天,貝多芬自言自語地對身邊的人說:「諸君,請為我喝彩,喜劇已經結束了。」

1827年3月26日,貝多芬離開了這個讓他受盡苦難,也獲得榮譽的世界。

葬禮上,一位朋友朗誦告別書:「他是藝術家,同時也是偉人。

他很孤獨,這是因為在藝術上沒有人能和他并駕齊驅。」

10

1830年,歌德已經年過八旬,年輕的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去拜訪歌德。

門德爾松將偶像貝多芬作為談話的話題:「您為什麼不聽聽貝多芬的音樂?」

「沒有啊!」歌德有一點兒不高興,他對貝多芬一點不了解。

「那怎麼行?如果不抽點時間聽聽,可能一輩子都沒辦法聽到了。」

歌德說:

「那也無所謂,為什麼一定要聽?」

門德爾松激動地說:「因為貝多芬很偉大,像神一般偉大。偉大的音樂家是自己尋求的,真正的音樂不會再劇院里認為聽了順耳的音樂才是偉大的,那就錯了,偉大的音樂是聽了之后可以滲透進靈魂,讓人產生崇高的精神、道德、情感,貝多芬就是這樣。」

說完,他給歌德彈奏貝多芬的《命運交響曲》,門德爾松全神貫注地彈,歌德靜靜地聽,若有所思。

演奏完,歌德說:「這是驚天動地的音樂,但是毫不動人,只不過令人驚異而已。」

話雖如此,歌德對貝多芬卻產生了興趣,再三問起貝多芬的音樂。

此時,貝多芬已經去世多年。

當然,貝多芬拼命創作,也許有想要得到世人認可的成分,也許希望同為藝術家的歌德能夠理解他,但絕對不僅僅如此,因為他說過:

竭力為善,愛自由甚于一切,即使為了王座,也永勿欺妄真理。

他也通過自己的行為告誡世人:

人啊,你當自助。

11

在羅曼羅蘭看來,貝多芬是英雄。

「我稱為英雄的,并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,而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。」

這些靠心靈而偉大的人,他們因心靈的偉大而被人記住,并且將永遠被記住,他們生前受苦,死后榮耀。

他們在一群陌生人之中享受平靜,他們在天堂和地獄之間,選擇了天堂,就像貝多芬說:「除了仁慈以外,我不承認還有什麼優越的標記。」

這些在苦難面前不屈的靈魂,終有一天會喚醒人類心靈最美好的情感,苦難不是一個好東西,也沒有人喜歡苦難,那些說苦難好的人,也大概是因為沒有經歷過真正的苦難,只是偉大的心靈,有足矣面對苦難的力量,有面對苦難而能繼續昂揚的偉大。

所以說,苦難是弱者的地獄,因為弱者歷經苦難,要麼呼天搶地、自怨自艾,要麼變得不擇手段。

同時,苦難也是強者窺見天堂的鏡子,他們在苦難之中,窺見天堂,然后明白,因為有天堂,所以有苦難,他們護持著自己的靈魂,讓他變得純潔而美好。

我討厭苦難,我希望人人都不受苦,因為苦難是能毀滅和摧殘人性的,在苦難中,人能變成螞蟻,也能變成野獸,能成為枯骨,也能在苦難中升華,進而成為偉人,擁有一顆偉大的心靈。

可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,苦難足以摧毀一切,包括人性。

但人要想窺見天堂,又必得歷經苦難,因為伊甸園畢竟只是夢想,這人間介于地獄和天堂之間,而苦難之所行,恰恰證明了天堂之所在。

生活在這個世界,人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不幸,貝多芬也是如此,但看這些人面對苦難的態度,是為了像貝多芬說的:

但愿不幸的人,看到一個與他同樣不幸的遭難者,不顧自然的阻礙,竭盡所能地成為一個不愧為人的人,而能藉以自慰。

沒錯,一個不愧為人的人,是在苦難面前,竭盡所能地成為一個真正的人,不讓自己失去做人的特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