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中,角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是取景構圖的另一重要手段,合理運用攝影角度,可以提高畫面視覺沖擊力,讓你的照片更「吸睛」。而手機攝影中也不例外,且由于手機本身體積小,加上自拍桿,在拍攝角度的選擇上有更多可能,可謂是手機拍照的「殺手锏」。
有的時候只需要你抬頭,平凡的場景就變的不平凡了。
那麼,到底該如何尋找「獨特」視角呢?不妨一起隨著下面26張示例照片,來學習手機拍照的7種「吸睛」角度。
1、低角度構圖
我們經常看見很多攝影師,趴在地上拍照,因為低角度不僅僅在于營造視覺沖擊力、簡化畫面,這樣構圖也可以令畫面看起來更加穩定,更能突出視覺中心。而用手機拍攝,我們要做的就是降低身位,或者把手機放在地上,找到合適的低角度。
示例1
示例1,手機放低,低角度拍攝站臺,看似雜亂無章的畫面,引導線將觀者的視線引向遠處,有了另一種美。當然,也可以為場景找個視覺興趣點,可以是一座房子、或者一個人,或者一輛車,甚至是獨特的光源,這樣畫面會更具有故事性,而不至于顯得空洞。
示例2
示例2,同樣是手機放低拍攝,引導線將觀者的視線引向遠處的天空及云彩,畫面更具有故事性、美感。
也可以為畫面安排前景,獲得不錯的景深效果,突出畫面主體。
示例3
示例3,將畫面前景中的一片落葉作為主體,壓低角度,獲得不錯的景深效果,突出了葉子。
示例4
示例4,同樣是一片葉子作為前景低角度拍攝,不同的是葉子作為前景框架,制造縱深,而人物主體站在畫面視覺中心,顯得有層次又應景,簡單而又創意十足。
再如拍攝建筑、樹木、人像時,可以選擇低角度仰拍的方法,將其表現得更為高大、雄偉。同時,低角度仰拍以天空為背景,也是簡潔畫面的好方法。
2、抬頭仰拍
有的時候只需要你抬頭,平凡的場景就變的不平凡了。生活中有很多題材都是可以抬頭仰拍,比如:建筑、樹林、天空、花卉等等,通過高低大小的對比,能夠突出拍攝主體的高大感、壓迫感。
示例7
示例7,選擇林中仰拍,以天空為背景,很多樹的樹干指向中心處,形成匯聚線構圖,使照片更具視覺沖擊力。
示例8
示例8,抬頭仰拍,以天空為背景,使照片更具視覺沖擊力,而黑白化處理,形成了抽象的畫面效果,給建筑物增添了一絲神秘氣息。
示例9
示例9,運用廣角仰拍,強烈的透視感讓郁金香齊聚沖向藍天,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更加顯示了旺盛的生命活力。
取景時,需特別留意拍攝角度、相機和被攝主體間的距離,除非是原本就想要以夸張的手法來強調某種意象表現,否則建議大家在按下快門之前,可觀察畫面在不同仰角角度時的變化呈現。
3、俯視拍攝
俯視和仰視正好相反,也是一種特殊的構圖技巧,占據高地以俯視角度拍攝有利于展現空間、規模、層次,可以表現出遠近景物層次分明的空間透視感,有利于表現畫面主體山脈、原野等氣勢或地勢,也有利于展示物體間的相互關系。
示例10
示例10,占據高處進行俯拍,45°俯拍,照片有一種氣勢,畫面沖擊力越強。
以俯視角度拍攝同樣具有簡化背景的作用,可以找到地面、草地等簡潔的背景,從而避開雜亂的景物。如果拍攝距離較遠,還可以隱沒主體的細節,簡化構圖。
示例11
示例11,占據高處垂直俯拍,表現樹林的磅礴氣勢;同時遠距離拍攝隱沒細節,簡化構圖,突出了河流的線條美。
示例12
示例12,俯拍水面,利于展示花瓣間的相互關系,此外,積水中的倒影與落花實體,虛實結合,使得畫面更加出彩。
除了大場景的拍攝,俯拍,對于美食、花卉等靜物來說,也是最好不過的拍攝視角了,能夠更好地展示拍攝場景,而且有主次之分,有立體感,能夠增加畫面的豐富度。
示例13
示例13,用90度垂直角度俯拍,可以記錄桌面上更豐富的信息,利于展示食物間的相互關系。
需要注意的是,俯視構圖,并不一定要跑到很高的地方,找對角度也可以。俯拍構圖選擇什麼角度,與要拍攝的對象,相輔相成。
4、靠近了拍
在攝影界有一句名言「你拍得不夠好,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。」這一句話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指導意義,例如,你將手機靠近被拍攝物體進行拍攝,也就是拍特寫,這樣就能拍出背景虛化的照片了。
示例14
示例14,靠近拍攝營造虛化效果。
需注意的是,實際拍攝時,最常見的錯誤是攝影者為了拍到更清晰的圖像,往往靠近再靠近,當將手機推到可以對焦的極限時,鏡頭就不能非常清晰地對焦。
示例15
示例15,靠近了拍攝,營造虛化效果,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使拍攝對象的細節充滿畫面,更有利于刻畫拍攝花卉的紋理和細節。
此外,手機鏡頭到主體人像的拍攝距離,一般情況下,2米以內是最佳拍攝距離。但要注意不要太近,太近了畫面占得太滿比較壓抑、容易拍出大臉照,太遠了背景虛化效果不理想。
示例16
示例16,合適的對焦距離,保證前景和背景的虛化效果的同時,也不至于拍成「大臉照」。
5、橫著拍
橫拍,即橫畫幅,更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,因為人的雙眼是水平的,很多物體也都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。給人以自然、舒適、平和、寬廣的視覺感受,尤其適合于表現水平方向上的運動和寬闊的視野,特別是表現大場景時,橫畫幅比豎畫幅更具氣勢,整個場景看上去更寬廣、博大、宏偉。
示例17
示例17,橫畫幅表現山的綿延不絕,使畫面產生寧靜、穩定、寬廣的視覺感受。
此外,需要表現某一個對象在水平方向上的運動趨勢或者速度,比如奔跑的小孩或者寵物、河流的運動方向、賽車、田徑運動等,采用橫拍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示例18
示例18,橫畫幅表現運動方向,此時,注意留白, 在運動的方向留白,可以使觀者的視線隨著運動方向得以延伸,增加觀者的閱讀趣味。
當我們遇到壯闊的風景,即使使用廣角,在一個畫面里能夠涵蓋的風景范圍也是非常有限的,或者我們看到特別震撼的景致,想獲得大尺幅的照片來展示細節,那麼,用手機全景最合適不過。
示例19
示例19,即使手機廣角,進行拍攝也顯得捉襟見肘,而使用全景拍攝的方法,記錄接近180°的城市風光,展現場景的宏大氣勢。
6、豎著拍
垂直拿手機進行拍攝,也就是常說的豎畫幅,是絕大多數人使用最頻繁的姿勢之一,因為使用這種姿勢時,單手就可以完成操作,因此非常方便快捷。豎拍有獨特的意境,這種由近及遠、由遠及近的觀察方式,層層遞進,很容易突出中心。
示例20
示例20,豎構圖結合畫面線條及朦朧的誤區,更突顯畫面的縱深延伸感。
示例21
示例21,大紅的背景,畫面大量留白,使用豎構圖表現花枝的線條美,使得畫面多了幾分意味和情趣。
常用于表現豎直的線條,如站立的人、高聳的建筑、高大的樹木等,以表現被攝體的高大、挺拔、崇高之勢。
示例22
示例22,豎向線條,突出樹木的高大。
而拍攝風光時,選擇石頭或者花作為前景,這也是豎構圖的關鍵,采用靠近、低角度等手法來夸大前景,顯得畫面更加豐富,同時增加畫面的視覺張力。
示例23
示例23,突出的前景和合適的線條為畫面增色。
7、舉起來拍、伸出去拍
得益于手機的輕便和靈巧,使我們能夠在許多無法使用相機的場景下進行拍攝。如站在窗戶旁邊將手機伸出窗外拍攝;或者站在景區的欄桿旁邊,將手機伸出去拍攝;再或者站在人群中舉起來拍。
示例24
示例24,拍攝于家里,將手機伸出窗外去拍,使用變焦拍攝樹林局部,黃色與綠色形成的色彩對比,營造鮮明、強烈的視覺效果。黃色雖占了較小的部分,但仍然是畫面的主體吸睛部分。
示例25
示例25,拍攝于清邁的水燈節,舉起手機來拍,用人群作為畫面元素,壓暗的人群為畫面增加了熱鬧非凡的氛圍,營造了畫面的旅行感。
如果在拍攝的時候使用了自拍桿,那麼伸出去的長度能夠大大增加,能夠拍攝到一些非常難得一見的角度。
示例26
示例26,高舉手機以方便構圖。
總結
手機在構圖方面可以玩的方式有很多,大家沒事的時候可以拿手機多拍、多做嘗試。另外,一定要活學活用。當你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攝影規則、技巧之后就可以去自由發揮了,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去總結,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拍攝水平。